发布日期:2022-08-01 11:42 点击次数:201
在此理念下,银川一幼的孩子是自己的主人,幼儿园里的一草一木、一人一景都是他们互动的“活”课程。
当孩子像毛毛虫一样在“时空隧道”里“蠕动”时,老师看到的是他们的别出心裁;当两个小女孩爬上高高的攀爬墙时,老师会表扬她们克服心理恐惧的勇气;当活动区内新投放了油桶,孩子们不会被告知“该怎么玩”,而是自己一步一步从“滚着玩”探索到“像杂技演员一样在油桶上走、跑、玩游戏”……张欣说,当这些通过专业视角解读的“哇”时刻又展现在孩子面前时,他们会看到自己的学习价值,会点燃自信的“小宇宙”,这样的自信,恰恰是激励他们继续探究、持续学习的强大动力。张欣与孩子们互动
幼儿园更需要高端人才“幼儿园就是带孩子嘛。”每当听到这样的话,张欣都很生气。“学前教育要办好,最重要的是人。我去国外考察时,发现这些国家学前教育领域有不少研究生,但在我国,到幼儿园任教的研究生凤毛麟角。”张欣认为,学前教育对师资要求应该要高,因为幼儿不能很好表达自己,老师不仅要能读懂他们的内心,更需要特别专业的知识来支持他们的学习与发展。因此,面对人事制度改革后好不容易空出的编制,张欣积极争取通过公费师范生、事业单位招考和高层次人才引进来增加高素质教师的数量。面对老教师群体“大学生不会带娃”的抱怨,张欣则通过活用“扬长”理念,设立项目组,挖掘教师特长,展示出高学历群体的不一样,最终实现“新老搭配、取长补短”的良性循环。截至目前,银川一幼137名在编教师中,毕业于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有33人、研究生28人,幼儿园职称结构、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都得到整体优化,教师素质全面提升。当然,作为宁夏学前教育的“领头羊”,张欣并不只关注自家“一亩三分地”。从2013年起,银川一幼就开始集团化办学,将最优秀的管理人才输送到分园,复制园所文化、教育理念、教学模式,大大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。近两年,银川市学前教育管理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,张欣一度不得不把园里大量成熟管理人才输送出去应急。张欣说,如果没有前期储备的人才,他们不可能有余力帮扶其他园,形成目前“一园七校区”“一园一特色”的格局,在园幼儿3600多名,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、共同提升。来源:《半月谈》2022年第13期半月谈记者:王永前、艾福梅 | 编辑:原碧霞责编:张子晴
校对:郭艳慧 孟雅斐(实习生)